第二版:综合新闻总第4420期 >2023-10-10编印

我县民间艺人把《红楼梦》唱到了北京
刊发日期:2023-10-10 作者:  语音阅读:

  “不错,很不错!”欣赏完我县艺人表演的《红楼梦》唱段,红学家和观众们啧啧称赞。

  10月6日,北京,天高云淡。国家植物园黄叶村碉楼前《红楼梦》主题舞台,我县平调三弦书代表性传承人李春迎等表演的《宝玉探病》、大调曲子代表性传承人郭彩云等表演的《宝玉哭黛玉》地域特色鲜明,吸引了广大观众。

  北京曹雪芹学会创会会长、著名红学家胡德平,平顶山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发展中心副主任杨淑祯,以及相关专家观看了当天的演出。

  10月1日至10月6日,“第十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红迷嘉年华”活动在国家植物园举行。其中,“红楼演艺”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来自我县的曲艺节目《宝玉探病》《宝玉哭黛玉》参加了“红楼演艺”的展演,每天一场的演出有力地宣传了我县说唱文化。

  我县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说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天然与《红楼梦》有渊源。北宋汝官窑遗址位于我县大营镇清凉寺村,《红楼梦》里写到了汝窑瓷器美人觚、汝窑花囊和汝窑盘。利用我县非遗项目小米醋制作技艺策划设计的红楼文化创意产品——林黛玉醋坛子、王熙凤醋坛子,受到人们青睐。特别是我县民间自古以来流传着众多以《红楼梦》为题材的曲艺和传统戏剧唱段——《晴雯撕扇》《黛玉赏月》《潇湘夜雨》《宝玉探病》等均为河南坠子、大调曲子、三弦书等曲艺、戏剧的著名唱段。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平顶山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发展中心、河南省红楼梦研究会、北京曹雪芹文化发展基金会三方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启动了“《红楼梦》说唱文化实践保护计划”。

  “我们将与多方合作,梳理宝丰与《红楼梦》有关的曲艺、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相关非遗项目,整理相关文字、实物以及影像资料,探讨推动说唱文化生态的系统性保护,激发宝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文旅融合,全面建设好国家级说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杨淑祯说。   (徐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