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国内·国际总第4420期 >2023-10-10编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专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十三讲——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刊发日期:2023-10-10 作者:  语音阅读:

  维护社会安全。社会安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是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晴雨表,是社会安定的风向标。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有更高的期待,对社会安全有更高的标准。人民群众不仅关注人身安全,而且关注吃得放不放心、住得安不安心、出行是否平安;不仅关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成效如何,而且关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的水平高不高;不仅关注自身合法权益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而且关注执法司法是否严格公正,社会公平正义能否像阳光一样照耀到每个人。要大力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整体水平,注意从源头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凡“恐”必打、露头就打,出重手、下重拳,给暴力恐怖势力以毁灭性打击,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坚决挤压暴力恐怖活动空间,使暴力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加强公共安全工作,妥善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加强交通运输、消防、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网络安全。当今世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日新月异,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深刻影响。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相伴而生,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不能人家用飞机大炮,我们还用大刀长矛,要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制定网络安全标准,不断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加强网络安全预警监测,确保大数据安全,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感知和有效防护。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净化网络环境,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切实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维护外部安全。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秩序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要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切实维护我国海外利益安全,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组织和机构的安全和正当权益,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努力形成强有力的海外利益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安全领域国际合作,坚决支持国际反恐怖斗争,坚定支持和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为全球安全治理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