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不能仅限于农业生产,可以将农业生产同研学、旅游等有机结合,通过‘农业+’的方式,增加农民收入……”11月15日,在县农业农村局,一场以“我为三农发展献一策”为主题的青年干部座谈会火热进行。28名“三农”青年干部,结合各自工作岗位,从农业发展现状和相关政策解读等方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针对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青年干部曲留晓首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人才是产业振兴的关键要素,一是要加强乡村基础建设,改善农村居住治理环境,改善乡村基础医疗和教育,留住外来人才。二是提高农业产业产能价值,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确保村集体各类人员的各项权益。三是发掘本土人才能量,加强培养和支持力度,提高本土人才的带动能力。四是重视高素质农民的培养,打造交流合作平台。”青年干部金禹竹就乡村人才流失,本土人才培养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基层养殖场(户)及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人员生物安全意识不足,尤其是人畜共患病防范意识不强。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生物安全意识培训。二是要结合生产实际,为一线养殖场(户)提供合适的技术服务。三是要通过技能竞赛等方式促使基层防治人员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在生物安全意识方面,青年干部张扬这样认为。
针对青年干部的发言,主持人、该局副局长赵乾新表示赞许,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五个方面对青年干部提出要求。一是立志气。要争做胸怀大志、仰望星空的人,有气魄、有格局、不服输,行稳而致远,守正以创新。二是有朝气。青年干部作为干部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去“暮气”,防“骄气”,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事有魄力、有毅力、有担当,真正做到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三是长才气。青年干部固然有学历上的优势,但更要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学习的“饥饿感”,在日常工作中,要向总书记学、向实践经验学、向前辈先进学,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练就干事创业的真本领,实现从“初出茅庐”到“行家里手”的蜕变,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四是接地气。作为“三农”干部,要沉到一线去调查研究,常到群众家中“拉家常”,走在田间地头“接地气”,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真真正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五是养正气。坚决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筑牢第一道“防线”、定准第一声“调子”、迈好第一脚“步子”,要警钟长鸣,强化自律意识,恪守清正廉洁准则,系好廉洁“安全带”。
座谈会上,大家还共同学习了《论党的自我革命》中的《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等篇幅。 (韩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