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我曾经在瓜棚里跟着爷爷一起看瓜,也曾经和小伙伴躺在麦场里数星星。那个时候,我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会离开家乡,到外地去生活。
儿时的小伙伴如今已经是容颜沧桑,聊起小时候的一件件趣事,仿佛就在昨天。有年轻人路过,伙伴耐心地向我介绍着这个是谁谁的儿子,那个是谁谁的儿子,一个个熟悉的画面随即在眼前浮现出来。
看着青春朝气的脸庞,想起当年我比这些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已经离开了家乡。一路的起起伏伏,让我从青涩逐渐变得成熟。但似乎是缺少了家乡的滋养,有时候心灵也会干涸、迷惘。
30多年前的人们出行,能骑上一辆自行车已经是妥妥的富裕户了,现在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谁会想到社会的发展竟然会如此的迅速呢。
儿时捉迷藏的烟炕小屋也不见了踪迹。门前的水塘已经看不到了,上面被填上了土,盖起了房子。记起水边曾经是有几棵大柳树的,春夏季节枝条曼妙随风摇摆,树下可以乘凉、也可以荡秋千;要是拽几支可以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以制成哨子有节奏地吹着,满满的欢乐,如今也只剩下记忆了。
我看到有好几处老房子都是大门紧锁,青砖蓝瓦上长出了瓦松,门前散乱的植物透出几丝荒凉。听伙伴说他们是外出打工挣钱了,好几户已经在城里买了房子,一年甚至几年才回来一次。
新老交替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时代大潮之下,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更新着、改变着。广袤的田地里,麦苗已经露出了头,绿油油的,排列的整整齐齐。绿色代表着生命,寓意着生机,寄托着无限的希望。
只要大地母亲还在,只要有种子,世界就会生生不息…… (作者:张亚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