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健康·生活总第4471期 >2023-12-20编印

冬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刊发日期:2023-12-20 作者:  语音阅读:

  气温骤降和我们的健康直接相关,尤其是“怕冷”的心脑血管。气温会怎样影响心脑血管健康,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环境温度是影响心脑血管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大约在25℃时,我们体内的毛细血管舒张平衡,感觉非常舒适。而较大幅度的气温下降对心脑血管健康不利,会明显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加重,甚至增加死亡风险。

  天气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流缓慢,血液黏度增大,心脑负荷加重,动脉粥样斑块易于破裂,冠状动脉易痉挛,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低温还会促使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还容易导致脑出血。以心肌梗死为例,有研究发现,冬季平均气温每降低1℃,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将增加2.2%。

  在寒冷的冬季,如何保护心脑血管呢?这不仅需要我们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还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特别是老年人,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需要注意。

  一、做好御寒措施 抵御寒流的袭击,最直接的就是做好保暖工作。外出时及时添加衣物,必要时应适当减少外出活动时间。特别是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如必须外出,一定要穿着保暖的衣服和鞋袜,脚部保暖尤为重要,鞋袜的尺码适当宽松些,不要影响腿部和足部的血液循环。戴上口罩和帽子,尤其不要让脖颈暴露在外,并且最好能护住耳朵。

  二、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和地点 天气寒冷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去晨练。如想外出活动,最好选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这个时间段,气温相对升高时再外出。也不宜选择跑步、打球等活动量过大的项目,可以选择散步或打太极拳。在室内时,也可以做一些力量练习,还可进行柔韧性和平衡性的练习。

  三、健康饮食不懈怠 可适量吃一些能增强机体抵抗寒冷的、富含蛋白质及高热量的食物,但要注意均衡饮食。冬季仍然要按照膳食营养平衡的原则来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并及时补充水分。

  四、避免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会威胁心脑血管健康。应尽量保持心态平和,注意休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抽烟,不饮酒。

  五、控制好“三高” 慢性病患者应坚持遵医嘱服药,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控制好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