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日渐降低天气逐渐寒冷,街头时髦的女孩儿,为了美丽依然穿着单薄对抗严寒,老人们总会说一句:“姑娘,腿着了凉,老了会得“老寒腿”。”日常听见很多患者朋友说自己的“老寒腿”又犯了,又开始出现膝盖不舒服、腿疼、腿麻的情况。那么“老寒腿”到底是什么病?怎么治?如何预防呢?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老寒腿到底是什么?
“老寒腿”其实是老百姓通俗的一种说法,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天气变冷,或者是患者受风、受寒以后,出现膝关节、腿部下肢的疼痛不适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有腿麻、腿抽筋等症状。此病多发于老年人,在天气变化时常常发病。
临床最常见的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多由于外界风、寒、湿侵袭,加之不注意保暖,使得下肢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就有可能患上“老寒腿”。另外,下肢的血管疾病,例如:下肢血管动脉硬化、动脉狭窄和闭塞,下肢静脉炎、静脉曲张等,这些疾病在寒冷时也会出现下肢血管的收缩、缺血,而导致腿疼、腿麻、腿抽筋的症状。下肢周围神经炎出现的神经传导障碍,引起下肢感觉减退,出现寒冷、麻木等症状,也是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传导障碍导致的肌无力,肌肉无法充分收缩,产生足够热量,引起下肢寒冷,同样会引发“老寒腿”。
此疾病可通过几个方法自查
1、关节疼痛。起初是间歇性疼痛,上下楼梯时疼痛或是长时间运动后疼痛,严重时每走一步都痛,甚至静止时都会出现疼痛。2、关节活动受限。随着关节软骨磨损的加重,关节的灵活度降低,行走时需先活动几下关节才能迈步。3、关节不稳。通常膝关节软骨的磨损先发生于内侧的软骨,因此会导致膝关节不平稳,可出现“O”形腿。
“老寒腿”如何预防?
“老寒腿”重在预防,下肢腿部的保暖是简便而有效的预防手段,也是防治的重点。气温骤降的时候一定要添加衣物,尤其是对下肢关节的保护。房间里要保持温暖、干燥,被褥不要太潮湿。夏天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中。平时生活要规律,防止过度劳累,饮食上要少吃肥腻食物,少吃辛辣,多补钙。
“老寒腿”怎么治疗?
可以口服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的中药;针灸和推拿手法治疗(不要盲目按摩理疗,不当的理疗和按摩,会导致关节损伤和疼痛加重);中药熏蒸或湿敷治疗;红外线照射、超声药物透入、电磁疗法、封闭疗法等,另外,也可采用中药泡脚,能起到刺激经络运行的效果。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膝关节?
1、防寒保暖。温度降低适当给双腿保暖;晒太阳;房间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关节吹风及受凉。2、运动要适量。走路步子不要太快;减少爬山、上下楼、半蹲及反复蹲起的动作。做这些动作时,膝关节局部承受的压力是正常站立时的6-8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和老化。3、适当减肥。膝关节是下肢负重关节,160斤的老人和120斤的老人对比,前者膝关节承受的压力会足足多出1/3。4、穿宽松软底鞋。高跟鞋、皮鞋会增加膝关节的应力,可能造成关节韧带松弛,加速关节磨损。
温馨提示:患者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在正规医院医生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宝丰县人民医院骨一科副主任医师 牛 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