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文艺·副刊总第4538期 >2024-04-08编印

清明之思
刊发日期:2024-04-08 作者:  语音阅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这古老的诗句随风飘过,我的心便随之被牵引到那个怀念故人、致敬英烈、慎终追远的日子——清明。

每当清明来临,春意正浓。嫩绿的新芽透出生机,花朵在枝头竞相绽放,大自然似乎也在低语,唤起人们的生命记忆。在这满眼复苏的景致中,人们却要带着沉重的心情,踏上一段特别的旅程。

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要祭奠那些离我们而去的亲人、或为国捐躯的英烈们。清新的空气中,总是弥漫着淡淡的哀愁。人们手捧着鲜花、烧纸、水果和各式各样的祭品,一坟冢一拜,一拜一思念。焚烧的纸钱在风中飘散,好像是心中的话语,穿越时空,传达给那些在另一个世界看护我们的人。

儿时的清明,总是觉得这是一场远足。父辈总是会带上一些我们爱吃的飨食,一家族人结伴而行。那时候的我,还不太明白这一切的意义。只是觉得,长辈们的脸上多了几分肃穆,而在祖坟前,在悠然飞舞的烟雾中,一切变得格外神圣。

长大后,我开始领会到这背后的悲悯与敬意。每一次回望,每一株扶摇成长的树木,都在诉说着一个家族的变迁与成长,而树下的那些墓群,则让人不禁思考生死、缘起缘灭的奥妙。我们用祭祀的方式,与过去连线,和先人对话,也或许是在问自己,未来会留下什么。

清明节,不仅是对逝者的追思,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当繁华落尽,一切尘世纷扰都被柔和的春风吹散,唯有对那些逝去生命的尊重和缅怀,能够穿透时空的界限,成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

如今,清明节多了几分现代化的色彩。网上祭祀、生态葬等新兴形式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亲情的缅怀,却是永远不会变的主题。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通过一花一木,一纸一炷的传统仪式,向那些在天之灵致以最深沉的怀念。

清明,它不只是一个节日,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心灵的深处。英雄常在,精神永存。在回忆与思索中,我们走过这一季节的雨,继续带着故人的祝福,走向新的旅程。

(作者:吴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