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各地除了有赛龙舟的习俗,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粽子。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方的口味不同,粽子也有南北不同的风味——甜粽和咸粽。粽子主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可加入小枣、绿豆、五花肉、豆沙、火腿、蛋黄等馅料,形成不同的口味。
粽子有哪些营养?
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糯米是一种常见的主食,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糖类、B族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
糯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暖胃、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对脾胃虚弱、产后多汗、产后痢疾、术后虚弱,体虚造成的盗汗、血虚、头晕眼花,有滋补和改善的作用;可以促进脂肪代谢,补充热量,恢复体力,促进食欲;还可以舒缓情绪,改善神经系统,缓解抑郁,改善失眠。
糯米也不能多吃,有哪些人群不适宜多吃糯米呢?
糖尿病病人——糯米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可能会导致血糖的波动,因此糖尿病人,尤其是血糖控制不太好的病人在平时对糯米要严格控制,一定不能多吃。
消化能力较弱的人——糯米是比较黏腻的食物,进入肠胃后会难以消化,可能对其消化系统造成负担。
湿热痰火偏盛的人——有发热、咳嗽或者火气旺盛的人,由于身体有火气,肠胃道会处于抑制的状态,在这个时候吃糯米会导致肠胃消化不良,让症状加重。
老年人和儿童——老年人的肠胃功能比较弱,如果经常吃黏性较高的糯米,会导致肠胃功能下降而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儿童的肠胃功能正处于发育阶段,经常吃糯米这种难以消化的食物会让肠胃受损,从而影响到肠胃发育。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