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橄榄绿”到社区“兵支书”,他以一片“兵”心默默奉献,带领社区“两委”干部打造出社区和谐、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他就是平顶山市2021年度优秀“兵支书”、2022年“最美退役军人”获得者、我县父城街道办事处东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曼经伟。
1994年12月,风华正茂的曼经伟响应国家号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火热的军营,听从指挥,拼搏上进,以顽强的毅力、过硬的素质,在1996年抗洪抢险中获得嘉奖,在1997年部队大演习中荣获“优秀士兵”。1997年12月,他光荣退伍,成为东街社区的一名干部。
戎装虽脱,军魂尚在。10余年来,曼经伟带着军人的坚毅在社区工作中乐于奉献,凭着一股永不服输、争先创优的韧劲,满腔热血献社区,一心一意为群众。先后荣获了县“脱贫攻坚百日提升行动五好工作者”“平顶山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个人”“优秀退役军人”等荣誉。由于成绩突出、群众信任、上级满意,2020年底,他当选为东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成为群众交口称赞的“兵”支书。
“一日为军人,终生有军魂。作为一个当过兵的人,退伍不褪色,为人民服务是我一辈子的职责。在新的岗位上,我将永葆军人本色,甘心当好群众的领路人、贴心人。”曼经伟说。
产业兴,社区兴。如何整合资源、盘活资产、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曼经伟下足了功夫。他通过外出招商,与河南颐城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了高标准医养结合一体化养老服务中心,该项目一期已于2023年9月完成开放,目前共为200余位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经过多次洽谈,2024年6月,他引进了德信泉商贸有限公司在社区开办了超市,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近年来,该社区还建起了电商一条街、红色电影院等,为社区经济和文化发展增添了活力,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由原来的年收入10多万元增加到100多万元。
心系百姓,为民造福。2021年夏,该社区八蜡祠巷净肠河段一座小桥在风雨中损毁,由于这个小桥是学生们每日上学的必经之地,曼经伟立即召集社区干部商议修桥事宜。经过十多天的日夜努力,一座长12米、宽3米的崭新桥梁在开学前如期竣工,该小桥被居民们暖暖地称为“连心桥”。为改善社区环境,他筹措资金100余万元,对东街新村的道路实施路面硬化、下水道整修,疏通下水道2000多米,更换下水道盖板360块,维修路灯112盏。
体察民情,为民解忧。2022年6月9日,社区7组居民张志红坐着轮椅把一面上写“为人民办实事 做群众贴心人”的锦旗送到曼经伟手中。(如图)“他是俺东街的好书记,我家没有曼书记的帮助很难走出困境,当时我儿子刚做完手术还在恢复期,就又发生了车祸,我家经济条件太差,做手术的钱都是曼书记帮助筹借的,在最困难的时候,又是曼书记伸出了援助之手,号召社区干部群众捐款,帮俺度过了难关。俺非常感谢。”社区居民张志红说。
东街社区在曼经伟的带领下,群众对社区班子的满意度增加了、生活幸福度也在不断提高。社区70岁以上老人的新农合缴费由社区统一报销;在社区的养老院开办了“长者食堂”,对65岁以上的老人就餐每餐只收3元、75岁以上老人只收2元,80岁以上老人和困难户来吃饭不要钱。截至目前,已服务老人助餐一万余次,老人们对此非常满意。
“下一步,东街社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人民为中心,多为群众着想,多了解群众需求,开拓创新,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9月7日,曼经伟对记者说。 (史军伟 马琳琳 岳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