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
俗话说:“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眼下寒露已至,田野里,农民正忙着播种小麦,我的耳边又响起当年那“嘀嗒、嘀嗒”的耧铃声。
据史料记载,西汉赵过发明了耧,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能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等作业,提高播种效率,保证行距、深度、疏密一致,便于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促使农业产量提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耧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播种的最常见的传统农具,现在很多年轻人没见过。它由耧腿、耧铧、耧把、耧斗、耧杆、耧疙瘩等部件组成,除耧铧是铁的,其它部分全是木制的。
耧有并列的三条腿,三条耧腿是空心的,用来下种子的。耧腿之间的距离大约是7寸,这就是田间小麦的行距,耧每次能播三行。在耧腿的最底端包裹着铁制的犁铧,作用是在田间开沟的。耧腿固定在两只手能掌握的耧把上,中间连接着用来盛种子的耧斗,耧斗中线底端有个方形小孔通向耧腿,这个小孔人们叫它“籽眼”是用来控制下种时种子量大小的。耧腿中间是空的,种子从耧斗溜下去,通过耧筒进入耧腿耧铧播入田间。两根耧杆固定在耧的两边,大约3米长,呈三角形放射状,宽的部分驾在牲畜的背上。为了掌握播种量,人们在耧斗中间的那个“籽眼”中安一竹制的拨棍,拨棍连着乒乓球般大小的木质耧疙瘩,摇动耧把,耧疙瘩碰撞耧斗两边就发出“嘀嗒嘀嗒”悦耳动听的耧铃声。别小看这个小小的耧疙瘩,它晃动的快慢决定着拨棍拨动的频率,拨棍频率的大小则决定着种子从耧斗向下流出的种子的多少和下种均匀程度。
每当播种时节,田野间,耧铃叮当,人欢牛叫,汇聚成一首美妙的田园曲。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干起农活仔细认真,无论是大路边平整的大块田,还是不见人的沟坡地,父亲都要做到“牲口和耧一条线,双手慢摇瞅籽眼。指勾缰绳看歪端,轻扶耧把踮脚尖”。保证做到深浅适度,下籽均匀,耧条端正。有时因种子里有了麦秸、小石子等,致使耧腿堵塞没有下种(村里人把这种现象叫“噎耧”),父亲总是让我进行细致的补种。
“耩麦是门技术活,需要掌握技巧。父亲说:“耩麦时要用心,眼手脚并用,深浅匀称,不能深一下、浅一下。摇耧的时候要均匀。眼睛要瞄着前方看,只有硬起手腕才能耩直。”“人生就如耩麦,很多事情看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就很难了,做人做事要常怀敬畏之心,对每件事每个人都要用心用力认真对待。”
如果没有牲口拉耧耩麦,就要靠人力。拉耧耩麦往往需要多个人,中间一人驾耧,两边各有三四人拉梢,后边一人摇耧。众人齐力拉,摇耧人不停摇,随着耧铃的“叮当”声,麦种从耧斗里通过耧腿、耧脚,均匀地播到土地里。其中,摇耧的人最为关键。他根据土地的软硬、种子的种类、耧车的快慢,确定摇耧的幅度、频率。提耧的高低,决定了播种的深浅;摇耧的快慢,决定了将来麦苗的稀稠;耧车既要掌稳,又要摇晃,还要保证播种的行距、深度、疏密一致。
拉耧很累人,但也很热闹,因为几人一组,有说有笑,讲究的是整体行动,每当感觉腿哆嗦了,喘气不匀了,看到队友仍在努力,便不甘落后,咬咬牙就挺过去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这种老式的播种耧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机耕机播的新农耕淘汰了传统的“铁犁牛耕”,发动机“突突”的轰鸣代替了耧铃的“嘀嗒”声,而那远去的耧铃声依然在我耳边萦绕。
每当这个播种的季节,种麦的经历让我始终不能淡忘,那一幅幅画面,时时栖息在清澈的记忆里,那嘀嗒嘀嗒的耧铃声总在耳边回响。(张军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