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古遗址即古代人类各种活动留下的遗迹,既包括人类为不同用途所营建的建筑群体,以及范围更大的村寨、城堡、烽燧等各类建筑残迹,也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加工而遗留的一些场所。宝丰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劳作生息,因此留下了大量的活动遗迹。据统计,宝丰境内现发现古遗址有16处,其中3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父城遗址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庄科洞穴遗址
小店遗址出土的陶罐、陶盆、陶釜形鼎、陶三足钵
父城遗址
位于县城东20千米,李庄乡古城村一黄土岗上,南临龙山,北靠平原。父城商周时为应国地,春秋归楚,是楚国北方之边陲重镇,曾为父城县治,后因治所变迁而废。故城址分内外二城,外城呈长方形,四面城基痕迹隐约可见,东西长1750米,南北宽1250米,全城周长6千米,城基宽10余米,残墙高1米。内城俗称紫禁城,位于外城内西北隅,为长方形土台,面积7万余平方米,城墙高3米,遗址内遍布春秋绳纹陶片及汉代板瓦。马庄、古城二村先后出土春秋及战国时期大型青铜壶、铜鉴等。附近发现春秋战国墓葬区,出土有铜鼎、铜钫、铜镜、铜铙、铜铃、铜饰等物。东汉著名军事家冯异生于城内,葬于父城东南龙山脚下。父城遗址还是观音文化发祥地,据传,观音菩萨肉身妙善公主出生于父城,出家修道于白雀寺,成道于香山寺。2013年5月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位于县城西23千米,大营镇清凉寺村南。南北长2.5千米,东西宽1千米。窑址内涵丰富,东南部(韩庄村东南)有晚唐及五代时期的窑址,其余绝大部分为宋代民用瓷窑。出土瓷器以印花刻花青瓷和黑白瓷及宋三彩为主。“汝官窑”址紧临村南,面积9.33万平方米。窑址地势平坦,四面环山,有小溪绕其西、南两面。制瓷原料丰富,煤炭、高岭土、釉药就地可取,并发现有玛瑙石等汝瓷釉重要原料。1987年,经过窑址试掘,探明作坊、窑炉及汝瓷窑藏,所见器物多为生活用品,如瓷枕、瓷碗、瓷雕、花盆等工艺品,种类甚多,且多为天青釉裹足支烧,为宋汝官窑之典型器物。遗址的发现解决了历史上的一大悬案,揭示了“宋代五大名窑之魁”的汝官窑之谜。2000年公布为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擂鼓台平安寨遗址
位于县城东15千米,李庄乡程寨沟村。系东周至汉时期古遗址,又名沛公垒,寨内原有殿宇数十间,南、北两个寨门,战乱年代,附近村民在此避难,故名平安寨。
庄科洞穴遗址
位于县城西部30千米,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庄科村南100米处石河之阳,为溶洞。1977年修建提灌站时被发现。洞内有动物化石和火烧痕迹,为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活遗址。
高铁炉遗址
位于县城东北18千米,石桥镇高铁炉村北,面积约9600平方米。北临北汝河,为河滨一级台地,地表发现有石斧、石铲等磨制石器,遗址2米深处地层内有彩陶残片、完整的彩陶器及灰、红、加沙陶片等,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
窦庄遗址
位于县城东北18千米,石桥镇寺门村窦庄北约250米处北汝河南岸,面积16.5万平方米,呈台地。保护区南北长300米,东西宽550米,文化层厚2.5米。采集到的陶片有红、灰、黑色的鼎、鬲、豆、壶、罐、钵等器物;石器有石斧、石凿、石铲等。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在遗址中心还发现一件属新石器时代早期裴里岗文化的石饼。
小李庄遗址
位于县城南4千米,文峰街道办事处小李庄村北。遗址东邻小店村,西接冀庄村,南挨小李庄村,北至大温庄村。呈东西走向,西高东低,应河由西向东从遗址北部穿过,东西长约1250米,南北宽约800米,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文化遗址从早到晚可分为仰韶、二里头、商、西周、汉代、南北朝等六个时期,尤以仰韶与商代最为丰富。2008年6~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局和宝丰县文物管理局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文物勘探与考古发掘。2013年5月,小李庄遗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庄遗址
位于县城北10千米,肖旗乡解庄村西约300米处。遗址面积约8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发现的石器有石斧、石镞、石铲、石镰、石刀及陶片等遗物,为粗糙的磨制石器;陶器有红色的陶鼎、陶豆、陶罐残片。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遗址上层有部分汉代及汉以后的墓葬。2006年6月被列为第四批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冢坡遗址
位于县城东北18千米,石桥镇冢坡村北。面积3.5万平方米。为三层叠压的文化层,厚3米,上层为汉墓群,出土有空心墓砖、陶壶、五铢钱等;中层为商周时期文化层,出土有云雷纹、细绳纹陶器及陶鬲等残片;下层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存,出土有穿孔石铲、石斧、石凿、石镞等磨制石器和灰色泥质及加沙陶器残片。
前营遗址
位于县城西北20千米,前营乡前营村东500米,北靠石河、南濒柏水,中间一台地,宝(丰)前(营)公路从中间穿过,面积4500米。系三层叠压文化层,厚2米,上层为隋唐文化遗址及汉代墓葬群,发现有汉代金质“关内侯印”1枚、隋开皇五年铜质造像30多件;中层为商周文化遗存,出土有粗、细绳纹陶片及一件高领方唇印文陶叠,一件商晚期青铜鉴内戈;下层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遗址,出土有石斧、石凿等。
龙泉寺西遗址
遗址位于县城西北10千米,商酒务镇龙泉寺村西,净肠河北100米。为河滨一级台地。面积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7米,上层为春秋、战国墓葬,出土有陶鼎、陶豆等;下层约5至7米处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层,出土有石斧、石凿、石铲等和彩陶、灰陶、加沙陶的鼎、豆、壶等陶片,火候较高,均为轮制。
小店遗址
位于县城南5千米,文峰街道办事处小店村东150米。西有应河流经,为河滨二级台地。面积1.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5米,地表暴露遗址,上层为汉代文化层,主要遗物有汉代绳纹板瓦、简瓦、砖等建筑材料及陶壶残片等;下层属商代文化层,出土有云雷纹陶瓮、石器和大量粗、细绳纹陶器残片,为商代村落遗址。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讲武城遗址
位于县城西北13千米,商酒务镇古城村西北。为春秋战国时期故城址,坐落于黄土岗上,北临石河及干沟河,面积7.5万平方米,四周城垣残高2~3米,文化层约2米,城址内外发现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镞、绳纹陶片、铁鼎和云雷纹陶瓮等。1986年于城址南150米处发现一件秦始皇诏书衡器铁权,是秦统一六国后颁布的统一度量衡命令,此器在河南省为首次发现,现存于河南省博物馆。
廖旗营遗址
位于县城西1千米,廖旗营村西,玉带河北岸。面积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群众深翻土地时发现有战国时代的铁镈、铁斧、铁镰、石磙;汉代绳纹板瓦、五铢钱;隋代四系瓷瓶、瓷罐、盘口陶壶;唐代玉鼎、瓷碗、盘、盆片、莲花瓦档,开元通宝钱等。系包含有战国、汉、隋、唐时代的聚落遗址。
商酒务榷酒遗址
位于县城西北13千米,商酒务村北约200米处一古路沟西岸。遗址长300米,宽100米,总面积3万平方米。遗物埋藏丰富,发现有烧酒锅灶数处,古井1眼及大量北宋对子钱,汝瓷、钧瓷、白瓷等酒器残片。商酒务是古时著名的酒类制作和集散地,宋、金时代尤盛。宋神宗元丰年间(1080年前后),著名理学家程颢曾于此监汝州酒税,留下“酒务春风”之佳话。
明道祠、春风亭遗址
位于县城西北13千米,商酒务镇商酒务村南。又名程夫子庙。宋神宗时,号称“明道先生”的理学家程颢监酒税于此,余暇讲学,后人缅怀其功绩,建祠祀之。始建年月无考,明正德十一年重建,明嘉靖四十一年重修扩建,并新建春风亭,亭高九丈九尺,八角重檐,每角各挂风铎,风吹铎鸣,声闻数里,每逢阳春丽日,文人雅士多集于此,登亭远眺,举酒相贺,畅然而乐。这里曾为宝丰古八景之一的“酒务春风”,今建筑物大部分被毁,仅存清代嘉庆年间宝丰知县秦伯度撰文并书丹的“增修程明道先生祠记碑”1通。 来源:宝丰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