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李庄乡马圪垱村的红薯加工厂内,机器轰鸣,10余名工人有的将新鲜出土的红薯倒进机器进行清洗、粉碎、滤渣、沉淀,有的把沉淀好的红薯芡粉用纱布包好,挂在竹竿上沥水、晾晒(如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加工厂经营4年了,大多都是附近的村民来加工红薯,红薯打成芡粉后能卖到每斤8元,粉条每斤15元。加工红薯芡粉,一斤红薯一毛钱,一个多月下来,能加工30万斤红薯,可赚3万元左右。”红薯加工厂负责人陈建定高兴地介绍道。
据了解,李庄乡种植红薯500余亩,每亩产量最高可达4000斤左右,目前有三家红薯加工厂,可为种植户提供了可靠的加工与销售渠道。红薯加工产业的建立与运营,进一步延伸了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链,助推了农产品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过去的红薯是‘救命口粮’,现在的红薯是增收‘金疙瘩’。每年我都会留足土地种植红薯,今年种了20多亩,加工成红薯芡粉再做成粉条,一亩地能赚6000多元,除了留点自己吃外,剩余的几天就卖完了,供不应求。”正在加工红薯芡粉的村民郑大贯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李庄乡以“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为引领,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延伸发展红薯加工、花生榨油、米醋酿造、艾产品、肉食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通过“粮变粉”“果去壳”“肉成串”,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也为农户带来了更多利润。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下一步,李庄乡将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做好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农产品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效,让群众切实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李庄乡党委书记冯宇航表示。 (张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