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在闹店镇司庄村村民曹灿超的药材种植田里,20多名村民分散在田间,大家两人一组,默契完成摆种、覆土等工序,一条条栽种后的行垄,为大地勾勒出来年丰收的美好图景(如图)。
今年40岁的曹灿超,自2013年返乡后,专注于蚂蚱养殖技术的学习和发展。经过多年努力,他现在拥有20个大棚,每个大棚每年纯收入3万至5万元。然而,他并不满足于现状,总是寻求改进和创新。
一次偶然的机遇,曹灿超从贾寨村种植户张少峰处看到了中药种植可观的效益。了解到近年来白芷、丹参等中药材需求旺盛、价格持续上涨,而且种植简单、产量稳定,曹灿超萌生了引进种植的想法。2023年,曹灿超试种了40亩丹参、白芷、玄参等中药材,在他的精心管护之下,已经收获。
“拿玄参来说,鲜货价能卖到2元一公斤。”曹灿超细细算起账,每年每亩地产玄参6000多斤,今年8亩玄参就能收获5万多斤,按照当前的市场行情,刨去成本,每亩地有4000元左右的效益。
如今,曹灿超准备将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60亩。这些药材从种植、除草到施肥,重点管护期每天都需要10多名工人。“自家农活干完后,来这里打零工,一天有100块钱收入,按天结、离家近,我知足了。”正在为药材翻土的司庄村村民曹路民,提起现在的生活觉得“美得很”。
在广阔的乡村沃野中,曹灿超在泥土中绽放出梦想之花。基于这几年中药材种植和销售的良好态势,他计划将这一产业触角延伸至普通农户,扩大辐射面,培养一批技术型农民,发展壮大这一特色产业,真正发挥“新农人”示范作用,带动更多人一起致富。(朱盈盈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