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锵咚锵咚咚锵……”2月6日上午9点,在县新世纪广场,县第二十七届民间艺术展演正式拉开帷幕。现场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彩扇飞舞。其中,李庄乡南牛村经担舞代表队也参加了此次展演。
“非常感谢县里提供了民间艺术展演这个大舞台,这不仅是经担舞展示和传承的一次重要机会,让热爱非遗项目的村民们有了展示技艺的舞台,也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文化。”县级经担舞项目传承人李水琴激动地说。
据了解,这支经担舞队伍由80余位村民自发组建。队伍成员中,女性占比超七成,年龄跨度从二十出头的姑娘到年逾七旬的老妪,老中青三代因共同的热爱凝聚成“非遗守护联盟”。
农忙时节握锄头,闲暇时光执扁担。队员们利用劳作间隙,将田间地头的智慧倾注于非遗传承:从最初用报纸糊制绣球、以破布条缠绕花花棍的简陋尝试,到如今能独立打造缀满彩绸的雕花经担、绘制象征五谷丰登的鱼跃莲花纹提篮,每一件道具都凝结着村民的匠心。那些在扁担两端摇曳生姿的蝴蝶、锦鲤与牡丹,不仅是舞蹈的视觉焦点,更化作流动的乡村美学符号。
这支“不散场的文艺轻骑兵”坚持义务演出十五年,足迹遍布乡村庙会、城市文化广场。队长王秀兰骄傲地说:“我们的道具库房就是活态非遗博物馆,年轻媳妇跟着婆婆学刺绣,孙子辈的娃娃都能讲出每朵绣花的吉祥寓意。” (王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