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村办白事都没人请响器、歌舞团了,也不用大摆宴席,村里还规定了红白事随礼标准,大家都轻松多了!”提起红白理事会,肖旗乡裴里村村民夏延红竖起了大拇指。
过去,裴里村曾是红白事大操大办的“重灾区”,村民在婚丧嫁娶中攀比成风,一场白事动辄花费数万元,不仅加重了村民的经济负担,也助长了不良社会风气。
为改变这一现状,裴里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村委委员、老干部和老党员代表组成,制定了《红白事操办标准》,明确了“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原则,加强宣传引导,每逢红白事便主动上门沟通,向村民宣传从简办理的好处,提升村民认知。通过广播、宣传栏、村民大会等形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意义,倡导文明新风,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如今,裴里村的红白事操办已形成“不收礼、不请响器、不铺张浪费”的良好风气,村民的经济负担大幅减轻,文明新风深入人心。红白理事会的有效运作,不仅展现了其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也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任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