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父城·故事总第4769期 >2025-04-14编印

岁月里的没梁庙
刊发日期:2025-04-14 作者:  语音阅读:

3-4-14-3.jpg

  在宝丰县张八桥镇西南3公里处,有一个千余口人的没梁庙村,村东有一座坐北向南明朝嘉靖年间的小庙,名字叫没梁庙,村因庙得名。没梁庙三面环水,一面依山。环绕没梁庙的这条河,叫没梁庙河。

  庙院面积不大,清净凉爽。灰瓦青石墙,中庭植松柏,东西厢房为配殿。平日里香客很少,偶有前来者,也是周边不远的香客。只有到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没梁庙庙会,才会香客众多。

  从外面望没梁庙正门,俨然一处明清时期的普通民宅。只是整体建筑的青灰色和房顶上那厚厚的绿苔,诠释了没梁庙虚怀若谷、恬淡素朴的厚重。

  没梁庙大殿原是一石砌穹顶式建筑,无梁无柱。只是穹顶在1958年大炼钢铁和破四旧的时候被扒了。其实这种无梁建筑是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在我国建筑史上,有不少全是用砖石砌成的无梁建筑,精巧细致,尤其是正中顶部复杂的结构,更是我国建筑中的瑰宝。

  没梁庙大殿供奉的是观音老母,东西配殿供奉的是文王、太上老君、眼光药师、包公等,这里究竟是佛教圣地还是道教场所?让人迷惑。其实,佛、道共存的宗教场所在我国也很常见,佛道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的这种情形,也只有在中华文化中才会产生。

  相传,张八桥没梁庙系明嘉靖三十六年举人袁亮出任宝丰知县后所建。原来,此公到宝丰后,经过近一年的明察暗访,了解到当地农民面临着税、捐、兵匪三大苦难。为了免除粮税之苦,袁县令在张八桥西南角的三公里处兴起土木,建了一座坐北朝南的全石结构的拱顶式建筑,名义上是为道教祖师爷建的庙宇。嘉靖三十八年,袁亮即上书当朝皇上朱厚熜,诚邀他到观世音菩萨出生、出家、成道之地宝丰游览。皇天不负有心人,朱厚熜当即择定吉日,乘车辇而来宝丰,并让袁亮带他到各地去看看。

  第一天,他们游览了香山寺和白雀寺。第二天袁亮便把皇上引到新建的无梁庙。朱厚熜进屋一看,“奇哉怪也,这么大的房子,中间连一根棍都没有”,尽管是脱口而出,但到关键没梁(粮)字眼时,朱厚熜戛然而止。袁亮心知肚明,灵机一动,他扑通跪倒在地,口称:“启禀万岁,这不是没棍,而是没梁,房子上用的称梁,小而又小的才称为棍。”皇上立即应和着说:“好,没梁,就叫没梁吧。”袁亮随即叩首说:“谢主隆恩。”皇上一惊说:“卿下何意?”袁亮奏道:“万岁,自微臣到任上一年多来,滴水未下,田里颗粒未收,确属无粮上奉朝廷,望万岁免去百姓的皇粮,臣代全县人民向万岁谢恩,望万岁恩准。”明世宗朱厚熜沉思片刻说道:“好吧,自今年起免去你县三年皇粮。”袁亮随即叩头谢恩。没梁庙巧用一字改成了没粮庙,使当地百姓免除粮税之苦,宝丰百姓无不奔走相告。没梁庙随即成为一个村落,叫作没梁庙村。庙前小河原本是应河上游,也被叫成了没梁庙河。

  在宝丰除了张八桥镇没梁庙,在宝丰西部的观音堂示范区的马鞍山山顶,也有一座没梁庙。是一座独间小庙,面积大约在8平方米,高度大约2米,供奉的是祖师爷。令人称奇不已的不是庙里香火繁盛,十分灵验,而是更令人奇诡的一件事,就是小庙每年大年初一都要翻新一次,动静也不大,也只是换一块石块而已。是谁来翻新的?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看到什么人换。有人胆子比较大,且又有好奇心,就坐在小庙前盯着看看究竟是谁来换的。从大年三十除夕夜一直眼都不眨地熬到天明,一夜里没有任何动静,也不见人影,待天明仔细一看,照样悄无声息地换上了一块新石块。

  其实,无梁建筑是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在我国建筑史上,有不少全用砖石砌的无梁建筑,精巧细致。我国南京灵谷寺、峨眉山万佛寺、北京房山万佛堂、北京香山相宝寺及安徽三祖寺等多处均有没梁庙。但上述的没梁庙都只是整座庙宇中的一个殿,独自成一体的没梁庙在省内的开封、商丘、延津、禹州、孟州、博爱也有,天津市、安顺市、张掖市都有没梁庙。

  为什么中国古代遍地都有没梁庙?其实,这也折射出封建社会粮税之苦普遍存在,遇到灾荒年,地方官员的普遍心理就是希望皇上免除粮税。于是,历代朝廷命官,都在打皇上金口玉律的主意,固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为民之心日月可鉴。于是乎,皇上和能臣以及百姓之间,就演绎了一个个没梁庙的故事。 (张振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