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忘不了那天,我拿着铁钉往地上一划,是这个硬度,成了!”6月16日,商酒务镇韩庄村远达地坪工程公司内,总经理赵锋印回忆起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实验成功时的一幕仍然激动不已。
今年56岁的赵锋印是韩庄村人。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20世纪90年代,不甘贫穷的他努力创业,却总是遇到挫折:办个织袜厂,经营不善,赔了;承包鱼塘,频遇暴雨,几塘鱼死了……
“钱没赚到,还欠了一屁股债!”为了还债,赵锋印和妻子外出打工,赴新疆摘棉花、在郑州卖菜……只要能赚钱,夫妻俩啥苦活累活都干。
转机出现在赵锋印在上海打工期间。在一家公司配料时,他接触到了混凝土密封固化剂。这种固化剂多由国外进口,每吨售价10多万元,能解决混凝土地面起沙起灰问题。
“当时,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而混凝土地面起沙起灰问题又十分普遍。”赵锋印说,“我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市场潜力,决心自己研制。”
2010年春,赵锋印在熟练掌握地坪施工技术后,带着从废弃包装袋中收集的余料,直奔郑州化工市场,比照着样本,买回200多种原料。
“虽然知道配比,但不知道啥成分。”小学文化程度的赵锋印不断尝试不同材料、不同配比,调配好就倒在家门口的水泥地上,干了以后再用铁钉刮划并观察效果。就这样,经过半年时间的反复实验,赵锋印终于获得成功。
“那段时间,锋印头发长了也顾不上修剪,鞋底烂了半截也没钱买,天天蹲在家里搞实验,简直有点疯了。”村民张延豪打趣地说。
没有启动资金,赵锋印就背着10余斤样品到大城市跑销路。屡遭碰壁后,杭州和无锡的两个老板给了他实验的机会。凭着过硬品质和高性价比,他收到杭州老板的3万元订货款,接到了无锡老板造价30万元的9万平方米起沙地面工程,并淘到了第一桶金。2011年,赵锋印在村里创办了宝丰县远达地坪工程有限公司。
“那时候,施工队活儿多得干不完、利润空间也大,像我一样跟着锋印伯干活的乡亲们,也想单干多赚点。”做地坪生意的同村村民王凯旋说。
“我是穷着过来的,现在有能力了,愿意带着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谁想干,我免费教施工技术,没钱也可以先拿货!”在赵锋印的帮助下,韩庄村越来越多人从事地坪施工, 一个拥有1755口人的村庄就有68名村民注册了公司,本村村民达420多人。由此,韩庄村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地坪村”。
发展地坪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宝丰县委、县政府给予地坪产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持:成立地坪协会,定期进行技术培训与交流;成立服务专班,从科研人才、资金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规划建设占地30亩的地坪产业园,进行招商引资……
赵锋印的个人努力遇到政府的有力帮扶,当地地坪产业迎来了裂变式发展:以远达地坪工程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300余家公司、8000余人从事地坪施工,年营收达2亿元。
通过发展,赵锋印的远达地坪工程有限公司已成长为集研发、生产、销售、施工于一体的新型材料企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
时下,赵锋印又研发出有弹性、防静电、抗开裂等多品类固化剂;引进地坪研磨、地坪漆涂敷机器人等智能设备;还用起了极速翻译器App,跟国外客商谈生意…… (刘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