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口井又打出水了!以后谁还敢说俺村没水!”6月21日,观音堂示范区大石扒村群众李红旗一边品尝着清洌甘甜的泉水,一边激动而自豪地说道。
继6月17日大石扒村第一口深水井出水以后,喜悦的气氛还未散去,6月21日傍晚时分,第二口井出水的消息再次让人们欢呼起来,男女老少围在井旁,看着像喷泉一样的水柱从地下喷射而出,纷纷拍照留念,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
“这口井的深度将近300米,据打井队技术人员初步估算,每天出水量不会低于500立方米,完全可以满足群众全天候的生活用水需要,以后我们再也不会为吃水发愁了。”大石扒村党支部书记李春生说。
大石扒村是当地远近有名的缺水村,下辖的大石扒、北沟、上和平、下和平4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分布在3.1平方公里的山岭沟壑间,以前家家建水窖,种地靠天收,严重缺水成为制约全村发展的最大障碍,特别是一遇到干旱天气,村民基本生活用水难以保障,产业发展更是困难重重。
“新打的两眼井一个位于大山北侧的下和平组,另一个位于大山南侧的村室旁边,下一步准备采取两口井分开同时供水的方法,真正实现双泉并流,这在我们村绝对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大喜事。”大石扒村委会副主任李建康说。
据了解,在施工过程中,该示范区党工委、农业农村局、水利局等部门大力支持,相关负责同志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具体情况,督导推进工作,帮助调整方案,提出意见建议,确保了这项“民心工程”高质量完成。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是检验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态度的‘量心尺’,也是反映村两委干部是否会想事、善谋事、能办事的‘试金石’,村干部要始终成为关注群众利益的贴心人,排忧解难的热心人,反映意见的代言人,只有这样,‘同心圆’才能越画越大,乡村振兴定会早日实现。”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商科峰说。 (杨德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