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件”关系“大民生”,县人民法院闹店法庭每年审理的案件,其中相当一部分案件直接关乎着当事人的个人生计和家庭幸福,这些案件标的额虽然不大,却是当事人的生活来源。承办法官秉持着“小案精办”的理念,努力办理好每一起涉民生案件。近日,闹店法庭连续成功化解两起劳务合同纠纷,受到当事人的好评。
任某于2020年受雇于张某在重庆某建筑公司承包的工地提供劳务,工作完成后任某多次向张某索要劳务款,甚至举报至劳动监察大队均未果,任某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将张某及重庆某建筑公司诉至法院。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兰帅飞仔细查阅卷宗,发现任某与张某仅在劳务工作开始前签署了一份修补协议,约定包干价格10000元,但张某及重庆某建筑公司并未最终结算任某的工作量及劳务款,这让案件一度陷入僵局。随后,法官在无法联系到二被告的情况下,远赴重庆找寻被告。在重庆,被告张某称时间久远记不清楚且也不认可任某提供劳务的事实,后经法官向张某展示劳务明细,释明法律规定及拖欠后果,经过耐心引导,张某最终同意向任某支付全部已完成工作劳务费,双方顺利达成调解。近日,任某成功通过法院收到了自己的血汗钱,这个压在任某心里五年的石头终于落地。
张某、郑某、贾某等17人于2022年初在福州某建筑公司承建的我县某小区从事杂工工作,福州某建筑公司支付部分劳务款后,下余部分劳务款经17名原告多次催要拒不支付,这17名农民工所诉劳务费从600余元到7000余元不等,虽然案件标的额不大,但是牵涉人数众多。承办法官通过仔细翻阅每一个案件当事人的结算单、已付款流水,经过详细计算,确定了这17名原告的劳务款欠款数额,后通知福州某建筑公司到庭质证核实其拖欠金额,告知该公司应当依法履约,承担付款义务。该公司一开始以其工程款不到位等原因不愿支付,但经过承办法官以理说法,阐明利害,最终该公司同意调解,并协议一次性将17名农民工劳务款支付完毕。
这两起案件是法官工作的缩影。近三年来,闹店法庭共审理劳务合同纠纷174起,每一起案件的解决都受到了当事人的好评。
“以法律为盾,为劳动者的辛勤付出背书,身体力行的保护劳动者权益,以法的名义守护民生,让暖心的司法服务照亮万家灯火。”闹店法庭有关负责人表示。 (周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