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在周庄镇东王村箱包厂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全神贯注地埋头工作,缝纫机的针头在各色帆布上穿梭、翻飞。
“这是我们通过摸排和调研后,今年新上的项目。”驻村第一书记王旭东介绍说,此前东王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单薄,村民大多以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为生。为增加收入,不少村民选择外出务工,村里的发展一度缺乏动力。
今年以来,东王村通过清查各类资源,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村里依托闲置的厂房,创新采取“致富带头人投资+政策资金扶持+村经济合作社入股”的模式,大力发展箱包加工业。目前,项目已购置设备40多台,成功安置2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顺利完成初期订单5个批次,产品主要销往外贸市场,实现营业额8万元左右,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我以前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挣不了多少钱,还照顾不了家。现在村里有了箱包加工厂,我立马就回来了。这里工作环境好,中午还管饭,我还能照顾家里,真是方便多了。”提起现在的工作,村民刘娥脸上洋溢着笑容。
目前,东王村集体经济形成了“物业出租”“资产参股”的发展模式,收益分配科学合理。该村党支部书记赵欢欢介绍说,厂房租赁可以保障集体资产能够规范运营、稳定存续,每年可为集体带来6000多元的租金收入。通过驻村第一书记专项资金,定向投入到厂房设备购置、水电等基础设施修缮中,为产业的持续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该项目年收益达1.2万元。此外,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吸纳60人就业,预计每年支付薪金150多万元,让村民实实在在地分享发展成果。依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集体入股参与项目,预计年底可获得分红10万元左右,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
“这些实实在在的收益,最终都要反哺到村里来。修路修渠,方便出行、生产,改善环境,让村里更宜居。”王旭东说。
近年来,周庄镇通过建立“镇党委统筹、班子成员主抓、村干部带头”的联动机制,结合该镇城乡接合部的区位优势,积极盘活资源,主动探索创新,按照“党建引领、村企共建、党群联动”的思路,通过入股分红、技术共享、就业务工等多种形式,让企业获利、集体得益、群众受惠,实现多方共赢。
周庄镇党委书记宋同珂表示,该镇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把基层高效能治理的优势充分转化为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坚实的经济活力。 (张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