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对收支流水,清查资产现状……8月18日,在石桥镇政府办公室,我县“三资”管理领域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小组工作人员正在细致翻阅该镇各村财务账簿、合同协议、资产资源登记台账。
连日来,我县10个“三资”管理领域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小组穿梭在全县第二轮的66个重点村(居委会),带着政策文件与责任清单,展开深入细致的实地督导行动。从资金使用的合规透明,到资产资源的登记盘活,再到合同签订的规范有效,督导工作力求精准“把脉”,确保问题“见底”、整改“清零”。
今年以来,我县聚焦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紧盯管理风险点,坚持“查、治、防”一体推进,压实责任,持续深化集中整治工作,确保农村集体“三资”有人抓、有人管,推动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县农业农村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领导小组组长,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牛广军介绍,为做好集中整治,我县坚持高位推动:县委扛牢主体责任,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听取汇报、研究部署,县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分管副县长实地督导;县纪委监委综合运用会议调度、带案下沉等方式,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作用,不定期下发提示、开展会商;各职能部门组建专班,制定方案,深入镇村访民情、查账目、核问题,面对面压实责任。
我县周密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宝丰县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工作指引》,明确重点、方法和政策依据;发布监督举报渠道公告,畅通问题线索反映途径;通过微信、小视频、标语等大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由县纪委监委牵头,抽调农业农村局49名业务骨干成立了10个专项行动小组,结合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所反馈问题,分两轮对132个重点村(居委会)开展集中排查。排查期间,县农业农村局每晚组织问题分析研判会,对当日线索综合研判,建立台账,及时移交纪委,确保底子清、情况明、数字准。
工作中,各专项小组采取查账册、核平台、访群众、实地看等方式,全面覆盖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民主决策、监管机制等5个重点领域,截至目前,第一轮66个村排查发现资产漏登漏报、合同不规范、民主决策缺失等问题1327条,移交纪委线索28条;第二轮66个村问题正在统计中。
我县坚持治防并重,边查边改边规范:完善村级合同双备案制度(农业农村局和乡镇同时备案),已备案1566份,建立资源性、经营性、公益性资产台账,补录漏报集体资产价值4.62亿元,追缴拖欠租金37.75万元,整改不规范合同108份(超长期合同107份、超低价合同1份)。
同时,我县完善制度堵漏洞,印发《宝丰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同管理工作资料汇编》和《宝丰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涵盖8个合同文本和8项资产管理制度;制定《宝丰县农村“三资”管理提级监督工作方案》,计划5年实现全县村全覆盖。此外,推广应用全国农村资产监管平台和民生监督大数据平台,实现“三资”管理数字化、智能化、透明化。目前,全县1612份村级集体经济合同录入全国农村资产监管平台,接受社会监督。 (董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