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的开始,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者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战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号召“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7月14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红军做好开赴前线的准备。7月15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7月17日,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等在庐山与国民党代表蒋介石、邵力子、张冲进行谈判,蒋介石对抗战举棋不定。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8月18日,蒋介石迫于形势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主张,并同意将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路军。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将八路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此期间,宝丰县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开展。
一、党在宝丰的抗日宣传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员杨滍南两次从洛阳地区返回宝丰从事地下活动。1939年夏,共产党员杨滍南(又名杨青敏,原宝丰县曹镇区谢庄人)由卢氏县返回宝丰,到赵官营小学教书。此前,杨滍南于1937年在洛阳省立第四师范上学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到卢氏县当小学教师。1939年暑假,因其在教师讲习班上宣传抗日,引起卢氏县反动当局的注意而回宝丰暂避。他在赵官营小学任教时,又因在学生中宣传抗日、讲地主阶级“为富不仁”而被校长解聘。同时,国民党宝丰县党部也对其加以监视。1940年3月,杨滍南被迫离开宝丰。同年年底,伊川县江子河小学教师、共产党员马某被捕,关押在叶县国民党第三十一集团军总部监狱。伊川县党组织派杨滍南回宝丰作营救、转移工作。杨滍南计划在曹镇建立一所私立中学作为活动基地,结果未成。后于1941年夏,受聘到姚孟小学教书。
1942年春,共产党员傅清林,经县参议长李乐水介绍到姚孟小学任教。在校期间,因与杨滍南关系密切,且时常流露进步语言,而于同年5月被校长任振中告密,国民党宝丰县党部以共产党嫌疑将杨滍南和傅清林同时逮捕。杨滍南在狱约有一个星期,经家中花钱营救,才获得释放。杨滍南从此与党组织脱离了关系,后在华北重新入党。傅清林在狱月余,经李乐水说情营救,才得以出狱。
1945年3月,河南人民抗日军第四支队敌后特务游击大队长兼政委武杰为广泛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力量,在禹县鸿畅组织了青年抗日工作团,他们用土法印制抗日标语、传单,曾在宝丰散发、张贴,宣传抗日。
为扩大豫西抗日根据地,开展宝丰的抗日斗争,1945年7月初,河南人民抗日军第四支队决定派曹子俊(肖旗乡史渡洼人)回宝丰开展工作。司令员张才千对开展宝丰工作指示曹子俊说:“回去后,要靠党的政策开路,发动和组织群众,建立武装;宝丰一向多匪,统战工作更要重视,对他们的政策一是争取他们反正,共同抗日,二是争取中立,不打我军。”还特别提出“在敌占区,要多动脑筋,灵活处置,对工作有利时,也可加入敌伪组织,并可任职”。曹子俊牢记张司令员的指示,满怀信心地回到宝丰。后来,为帮助曹子俊开展工作,武杰派傅武兴来宝丰,曹子俊利用关系,将傅安排在新宝镇(即高皇庙)小学,公开身份是教师。
曹子俊回宝丰后,他利用在家乡的声望以及亲朋等有利条件,一面与地方实力派袁庄人袁福营、赵官营人任建林、官衙人冯胜五暗中联络,保持统战关系;同时与开明绅士高皇庙人王廷范(曹子俊亲戚)、史渡洼人王云治(两面保长)等人建立了密切联系。他建立了磁石八岭、高皇庙和史渡洼三个工作点发动群众,通过骨干分子的积极活动,深入的抗日宣传,受到广大进步青年热烈响应。不久,磁石八岭附近村庄已有50多名青壮年加入第一营,高皇庙、大王庄组织第二营(后未成)。
二、冯玉祥在宝丰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8年7月间,在抗日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著名爱国将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到河南视察,发动群众,抵抗日军的疯狂进攻。所到之处,他都把老百姓疾苦、抗日之事放在心上。他号召广大群众投入到抗日斗争中去,人民的抗日情绪受到了极大鼓舞。1938年7月初的一天上午,冯玉祥将军去洛阳视察,路过宝丰,宝丰县国民政府举行会议,欢迎冯玉祥将军。
欢迎会在宝丰东门黉学大院(东街文庙)内的广场上举行,宝丰城内的机关、团体、军队、群众几千人参加。冯玉祥以拉家常的方式,给大家介绍当前的抗战形势:“现在日本鬼子已经打到了河南,大家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参加抗日斗争。”
冯玉祥特别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徐州后屠杀中国人民的暴行。他说:“日本鬼子占领徐州后,抓去很多老弱妇孺进行屠杀。鬼子把抓去的许多中国儿童耳朵割下来,用铁丝串在一起,其行为犹如禽兽,其惨状目不忍睹。”会场上的人们听了,无不愤慨万分,激起了对日寇的无比仇恨。群众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我们坚决不当亡国奴!”冯玉祥最后号召大家动员起来,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坚决抗战到底,誓死不当亡国奴!
大会一直开到日暮,群众走出会场时情绪激昂,决心与日寇血战到底。
三、徐玉诺在宝丰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为扩大抗日救亡宣传,1938年冬,鲁山爱国诗人徐玉诺带领抗战巡回宣传队到达宝丰,在南关古刹大会上进行抗日宣传。徐玉诺登台向群众宣读《总理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接着,徐玉诺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发动侵略,造成中华民族空前苦难的事实。徐玉诺亲自指挥宣传队演唱《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歌曲。宣传队还到县城十字街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奇怪的理发店》等剧目。这些活动激起了广大群众抗日救亡的强烈爱国热情。
宣传队返回鲁山路过马街时,徐玉诺又向民众演讲:“父老乡亲们,我刚从华北前线回来,前方将士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奋不顾身,誓与中华民族共存亡,打得鬼子丢盔弃甲,节节败退,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日本鬼子一定会失败的,中国抗战一定胜利!”徐玉诺讲后,宣传队又演出了抗日文艺节目,现场气氛热烈。徐玉诺的抗日宣传,激发了宝丰广大人民群众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无比仇恨和奋勇抗战的坚强斗志。 来源:宝丰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