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健康·生活总第4869期 >2025-09-17编印

白露时节养生:动静结合 防寒润燥
刊发日期:2025-09-17 作者:  语音阅读: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五个节气,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沈阳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中医师侯丽介绍,白露节气气温变化较大,再加上燥邪风寒渐长,多种疾病易于上门,养生需格外注重“防寒”与“润燥”。

  侯丽介绍,古老的《黄帝内经》中,对白露节气就有起居上的指导:“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现在生活中难闻鸡鸣,白露时节,市民最好在5至7时起床。调整合理的起居时间,可以使人体气息与自然一致。

  减辛增酸 配以甘味

  秋日燥邪较盛,容易损伤津液,应多吃生津养液、滋阴润肺之品,可缓解秋燥。同时,宜多喝白开水、豆浆、牛奶、淡茶等补充水分;多吃些生津养肺的食物和水果,如雪梨、山药、甘蔗等。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秋季肺脏当令,易伤肝。因此秋季饮食宜减辛增酸,同时配以甘味食物,助化阴润燥。酸味食物如山楂、石榴、柠檬、乌梅等,甘味食物如甘蔗、蜂蜜、山药等。此外,白露节气过后,阳气收敛,阴气微生,此时不宜食用过多苦寒或生冷食物,避免损伤脾胃,如西瓜、苦瓜、黄瓜等。

  春捂秋冻 劳逸结合

  侯丽介绍,白露时节,白天虽然还热,但早晚天气已凉,如果打赤膊就容易着凉。“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但“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白露时节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和容易加重的时期。侯丽建议,此时采用“动静结合”的运动方式,是预防疾病发作和缓解病情的有效途径。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例如慢跑、快走、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同时也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可多听轻音乐冥想。

  重在“养肺”“调理脾胃”

  秋季养生重点在于“养肺”和“调理脾胃”,市民可通过循肺经拍打及按摩肺经穴位,达到养肺润燥的目的。方法:从腋下开始敲打,沿着肺经线路,再从前臂内侧敲打到大拇指上的穴位,可以两手交替进行,每次1至3分钟,力度要轻。

  调理脾胃方面可按揉三阴交、膏肓穴。三阴交具有健脾和胃、调补肝肾的作用,脾胃虚弱者及阴虚诸证的人群可经常按此穴。膏肓穴具有清肺养阴、益气补虚的作用。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