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评论·观点总第4870期 >2025-09-18编印

■社会论坛
117元逃单款 无关格局关乎权益
刊发日期:2025-09-18 作者:□ 付盛凯  语音阅读:

  近日,重庆市一家老牌串串香店主报警追回117元顾客逃单款,可部分网友质疑其“格局太小”。但在这看似微小的纠纷背后,实则蕴藏着深刻的商业经营与法治维权的逻辑。

  串串香店这类小本生意,利润本就微薄。店主透露,店内每根签利润仅0.4元,117元相当于292根签的利润,是一名员工工作8小时的所得。对于这样的小微商家而言,每一笔收入都来之不易,都是支撑店铺运营的关键,房租、水电、员工工资等各项开支,都依赖于这一根根签子累积起来的利润。此前,店主已多次遭遇顾客“遗忘”支付团购外消费的情况,累计损失超500元,长此以往,必然会对店铺经营造成影响。

  在消费行为中,诚信是基石。顾客在享受商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后,支付相应费用是基本的契约精神。恶意逃单行为不仅损害了商家的经济利益,更是对诚信原则的践踏。如果对这种行为听之任之,将会形成不良示范,产生破窗效应,让更多人产生侥幸心理,从而扰乱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从法律层面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顾客消费后未付款构成违约,商家有权要求支付餐费及赔偿损失。店主报警维权,是在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是对自身权益的正当捍卫。

  那些质疑店主格局小的人,或许没有真正理解小微商家的生存之难。他们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要求商家大度包容,却忽略了商家也是需要依靠经营来维持生计的普通人。倘若换位处之,当他们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还能否如此轻易地说出“不必较真”这样的话?在倡导商家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保持宽容态度的同时,也应当尊重商家的权益,不能让商家的善良被肆意消费。

  店主在发现顾客逃单后,先是尝试通过团购平台申诉,但因平台规则限制无法直接联系顾客,最终只能选择报警。而即便报警成功追回欠款,过程也充满波折,顾客对账单真实性的质疑、对店主身份的怀疑,都耗费了店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店主报警追回117元逃单款,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在坚守自己的权益底线,彰显的是对自身劳动价值的尊重和对公平经营环境的追求。善良与维权并非对立,商家有善良的权利,也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     来源:商丘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