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黄村文化广场人流攒动,熙熙攘攘,广场一角的儿童乐园,孩子们嬉戏玩耍,热闹不休。到了晚上7点40分,广场中心的百姓大舞台响起了动感十足的音乐,围观村民越来越多。
村民范佳玲独唱的《探清水河》《你笑起来真好看》拉开了大黄村“百姓大舞台”活动帷幕。接下来,戏歌《说唱脸谱》、小品《回家探亲》、舞台剧《猪八戒背媳妇》以及提线木偶表演、广场舞、魔术等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舞台上,市级非遗传承人娄艳俊夫妇正在表演提线木偶《省亲》。你看,丈夫缓缓推着独轮车,上面坐着妻子,夫妻俩边走边说,妻子还不时用右手扇扇子。大概是夫妻俩说话分了心,独轮车掉到路旁沟内,丈夫使劲向后倒车倒不出来,向上推也推不出去。观众在台下大喊“使劲,使劲”,丈夫猛一使劲,推上了坡,也累倒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娄艳俊说:“这偶人和道具都是俺夫妻俩近两年来制作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新的偶人制成后,需要不断演练才能拿出来表演。有时候练得俩胳膊酸痛,但是观众们喜欢看,俺心里就高兴。”
演出持续到晚上9点,大家意犹未尽,在台下唱起戏来。“那时候的大黄村是出了名的落后村,人心涣散。”村民黄勇说。两委班子统一认识后,抓党建、保民生、促发展,建设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留守儿童爱心家园、爱心救助超市,建成370套别墅新居,村民陆续入住,以土地流转、解放农村劳动力为切入口,把传统魔术演艺与中国制造和商品销售相融合,促进魔术文化产业链转型发展。创造了“3个中国之最”——最大农村图书批发市场、最大农村小商品批发市场、最大魔术文化产业园。村民李丽萍说:“我做图书批发8年了,最好的时候一天销售额有六七万元。”
生活富裕后,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村民的新追求。这些年来,乡村生活越来越好,农闲多了、腰包鼓了,村民们就能腾出手来,拉乐器、唱小调、办剧团、开民宿……文化活动更多了,在文化发展的实践中,乡亲们希望这样的“夜生活”更多。
“下一步,要让大黄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通过多种手段让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实实在在地把村民的精神需求融入到生产生活中去。”大黄村党支部书记马豹子三言两语道出了他的新打算。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