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乡村振兴总第3737期 >2020-12-02编印

大营镇胡茄庄—— 百年粉条变“金条”
刊发日期:2020-12-02 作者:  语音阅读:

  “我每年都来这里买粉条,猪肉炖粉条、大烩菜、小土鸡炖蘑菇等菜肴都少不了它。”11月30日,在大营镇胡茄庄村,正在“制粉”大户张红卫家购买粉条的顾客张耀东说。

  据了解,胡茄庄村做红薯粉条的传统手工作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生产的手工红薯粉条品质高、无杂质,弹力十足。

  “现在很多地方都是机器制粉,看着好看,但是下锅一煮就软,不劲道。咱手工制作的粉条质地更加均匀,煮出来筋弹爽滑,跟小时候的味道一个样!”53岁的张红卫介绍说。

长久以来,单一的销售模式阻碍着胡茄庄村粉条产业的发展,农户不敢轻易扩大规模,产量大卖不出去,产量小经济效益低。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大力培植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并且不断加大线上线下宣传,通过网络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的销售模式,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

  据悉,该村20多个生产农户经过整合后年产粉条100多吨,预计产值200多万元。此外,粉条产业的发展不仅帮助1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还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回村工作。   (马嘉嘉 吴豪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