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前营乡聚焦“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目标,把推动乡村振兴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创新举措,真抓实干,切实做好“乡村出彩”文章。
抓数字农业,助推产业振兴。乘“数字乡村建设”的快车,以市场为导向,转变产销模式,以数字化、网络化推动“旧产业”焕发“新生机”。着力培养农业网络主播,开展电商培训2期,培育电商人才37名;组织党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直播带土货”活动,大力推广花生、花椒、蚂蚱等特色农产品直播销售;成功举办花椒线上观光采摘节,实现单日线上销售108单、22642元,抖音直播间观看量达35892人次。目前,全乡销售花椒2.2万斤,助农创收500万元。
抓发展平台,助推人才振兴。聚焦“引才、育才、用才”环节,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厚植人才发展土壤。着力“筑巢引凤”,采取“党组织+基地+公司”模式,党组织牵头盘活农村闲置土地、集体土地,引进企业在翟庄种植构树2000亩,在袁庄种植绿色蔬菜200亩,在店西种植花椒2100亩;着力“培育土凤凰”,大力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抓实农技推广,完成12个村生产技能提升培训260余人次;着力“以凤带凤”,举办农业产业技术培训班,邀请农业产业技术人才进行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新型农业人才;着力“固巢养凤”,探索健全乡村人才发展路子,本次村“两委”换届共吸纳13名农业产业致富带头人进入基层组织。
抓乡村文明,助推文化振兴。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借助深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举办“乡村振兴”大讲堂,引导党员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实行每月一次乡风文明“红黑榜”评选活动,选树榜样、曝光陋习,形成示范效应;大力开展“五美庭院”等创评活动,评选“五美庭院”31户;建强25个行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改变农村精神风貌。
抓美丽宜居,助推生态振兴。坚持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乡均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和农村粪污治理,完成户厕改造3169座;全面推行常态化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发动党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清洁家园”实践活动,带动广大群众清扫乡村道路;严格落实“河长制”,扎实开展巡河护河工作,大力推进“四乱”治理,常态化开展“清河行动”,今年以来共开展乡级河长巡河136次、村级河长巡河1273次。 (史军伟 郭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