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到了夏天,急性胃肠炎的发病率特别高呢?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做才能有效预防急性胃肠炎的发生呢?为此,县医疗健康集团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师特地为大家介绍急性胃肠炎如何预防与治疗。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多发于夏季和秋季,其病因主要是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等。发生急性胃肠炎,主要有腹部不适和不同程度的腹泻等症状表现,还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多数由于食用不洁食物或者食物保存不当引起。因为夏季食物容易腐烂,加上人们在这段时间喜爱海鲜、生鲜或其它生冷食物,该病在夏季尤为常见,急性肠胃炎常因饮食不卫生或进食生冷刺激的食物而诱发,所以预防本病的关键是把好食物的卫生关,谨防病从口入。
急性胃肠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病毒感染 对于成人来说,病毒感染导致急性胃肠炎的比例远超其他病原体;大部分胃肠炎主要由四种病原体所致: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
2、细菌感染 夏季由于气温高,易出现细菌交叉感染。要是不慎食用家禽、肉、鱼等被细菌或毒素污染的食物,就较容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从而引发急性胃肠炎。
3、刺激性食物 进食生冷食物、粗糙、过热等刺激性强的食物等,可引起急性胃肠炎。
4、食物过敏 过敏是产生急性胃肠炎的原因之一,过敏只是对特定的食品产生反应,比如,食用牛奶、鱼、鸡蛋之后,便会产生剧烈的腹痛,从而导致腹泻。
5、全身性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机体受基础疾病影响,体质下降,胃肠道功能衰退而造成急性胃肠炎。
怎样确诊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可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大便常规检查等确诊。具体如下:
1、体格检查:急性胃肠炎患者在体格检查时,挤压肚脐附近会出现明显的压痛。肠蠕动加快,患者的肠鸣音活跃,每分钟大于6次。
2、血常规检查:急性胃肠炎患者在发作期,血常规检查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都会明显增高。
3、大便常规检查:若患者大便检查提示白细胞明显偏高。此外,大便常规检查还能明确患者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
总之,出现急性胃肠炎时,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致病因素,对症治疗。
如何预防急性胃肠炎?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蔬菜水果吃前要洗净;外出用餐选择干净卫生的餐馆等。勿食用生肉或未熟的肉,隔夜饭菜如要进食必须要进行高温杀菌,生吃瓜果蔬菜要洗烫,水果以削皮吃为好。
2、注意饮食卫生 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变质,所以要注意不吃发霉变质以及过期的食物,同时应注重对食物的储存,避免病菌污染。冰箱内的食品生熟要分开,进食前要重新烧熟烧透,饮用水煮沸后再饮用。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注意均衡营养,在肠胃功能没有得到恢复之前,对于饮食一定给予合理的控制。
3、不要贪凉 夏季空调温度不要设置过低,注意腹部保暖,不要太贪凉,尽量少吃生冷食物,如冰水、冰西瓜、冰镇饮料等,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4、及时补充水分 提高身体水分的摄入既能够避免腹泻引起脱水,同时也能够让胃部拥有充足的水分来稀释胃酸,避免出现呕吐反酸等引起消化道腐蚀的现象。
5、注意休息 平时要注意休息,少熬夜,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使肠胃功能正常运转。急性胃肠炎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尤其在夏秋季节最容易发生,要注意根据天气状况更换、增减衣物。
6、适当运动,提升自身免疫力 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所以每天应坚持适度的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自身免疫力能抵抗急性胃肠炎,因此,日常要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
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提醒:夏季是急性胃肠炎的高发期,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预防措施。如不小心发生急性胃肠炎,应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就诊,避免症状加重,危害身体健康。 (张海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