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文教·体娱总第4378期 >2023-08-04编印

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专栏
河南省曲艺传承发展实施方案
刊发日期:2023-08-04 作者:  语音阅读:

  (六)推出优秀作品,满足人民需求。支持曲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和各类表演团体挖掘、整理优秀传统节目,尤其是经典长篇节目,逐步恢复演出。鼓励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对传统节目进行改编或再创作,增强其表现力和吸引力。鼓励根据曲种特点,创作体现时代精神、植根人民日常生活、反映当代人民喜怒哀乐、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现代曲艺作品。鼓励开展不同曲种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借鉴。

  (七)扶持曲艺演出,增加实践频次。以省级以上曲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为重点,扶持曲艺开展驻场演出。各地积极协调本地区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或演出场地,尤其是文化馆、非遗中心、非遗展示馆、非遗传习所等,为曲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和各类表演团体开展驻场演出提供免费或优惠场所。鼓励将已在剧场、书场、茶楼(茶馆)等固定演出场所常年开展驻场演出的表演团体纳入扶持范围。在曲艺项目丰富、观众氛围浓厚的地方探索挂牌设立“非遗曲艺书场”,开展专门驻场演出。鼓励曲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和各类表演团体与电视台、广播电台、互联网直播平台等开展合作,探索设立曲艺电视书场、广播书场和网络书场,开展多种形式的演播活动,拓展发展空间。

  (八)组织展演活动,繁荣曲艺市场。依托马街书会,继续开展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展演、马街书会长篇大书擂台赛、马街书会书状元评选等活动。组织举办“河南省非遗曲艺展演周”“河南省青少年曲艺大赛”等活动,展示曲艺传承发展成果,推出曲艺优秀传承人和优秀作品。鼓励各地组织区域性曲艺会演,并针对主要曲种河南坠子、河洛大鼓、大调曲子、三弦书、锣鼓书等组织专门的展演或比赛,逐步形成新的曲艺专题活动品牌。扶持马街书会、杜寨书会、赊店书会等民间曲艺展示交易集市的发展,鼓励各地在各种曲艺相关展演会演中增设交易环节。鼓励和引导曲艺项目进入城市和乡村旅游演艺市场,与当地旅游发展相结合,拓展更大发展空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