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平安·法治总第4440期 >2023-11-07编印

干部下访化民怨 “摆理堂”里解争端
刊发日期:2023-11-07 作者:  语音阅读:

3-11-7-1.jpg

老娘舅茶室解纠纷

  “不是老兵书记及时化解,我可能要吃一段儿时间牢饭。”说起因为搬家和邻居差点“干仗”,肖旗乡朱洼村村民刘文才每次见到村支书张同建都一脸歉意。

  退伍不褪色的张同建成为村里的领路人。他和老兵们创建的“老兵为民说事厅”,不仅成为村里的调解室、稳压器,还是酝酿4A景区、发展养老健康产业的指挥部。

  邻里纠纷、土地纷争、老人赡养等发生在乡村鸡毛蒜皮的事,也可能会酿成大事、刑事。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避免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我县融合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通过“突出村级信访阵地建设抓源头、强化县级领导联乡包村压责任、深化信访矛调有机融合促和谐”,铸就河南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全省“三零”平安创建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邻里的纠纷在村室唠唠:问题有人管 服务不缺位

  “走,咱到说事屋说道说道,看看谁对谁错。”

  “去就去,让乡贤们评评理。”

  今年8月3日,两名村民一起来到石桥镇东大庄村“老娘舅茶室”,就宅基地问题“评理”。两人与村党支部书记李亚鹏和乡贤李庆敏等人唠叨一番,不大一会儿,就握着手笑着走了出来。

  提起解决问题的秘诀,90后村党支部书记李亚鹏笑言:“村上的信访关键要找对人,老党员、长辈、乡贤等都是我的指路人。谁和谁家不和,双方最听谁的话……有矛盾了就把乡邻撮合到一起喝点茶,有时还自备薄酒小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在县信访局局长王建新看来,做一名信访工作者要有耐心、爱心、恒心,要对群众充满感情,要让群众有地儿说理,真正把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县信访局将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在全市率先试点建设村级信访工作议事阵地——“摆理堂”,利用村内闲置宅基地,建成老兵说事厅、老娘舅茶室等76个各具特色的村级信访工作阵地。

  “信访工作阵地打通了群众诉求‘最后一公里’,全县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问题有人管、服务不缺位。”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志举说。

  群众的矛盾给干部谈谈:干部下访 上门纳谏

  “老娘的赡养问题终于彻底解决了!有县领导在场,有书记、镇长作证,还有驻村法律顾问起草的协议,我没有后顾之忧了!”这几天,杨庄镇薛潭村村民李虽营主动到村室打扫卫生,逢人就说老百姓有了说理的好地方。

  原来,因为年逾85周岁老母亲的赡养问题,李虽营与兄弟们闹起了矛盾。

  薛潭村是副县长张军广联乡包村点,每周二他都雷打不动下沉接访。

  详细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张军广和杨庄镇主要领导,召集村党支部书记胡建伟、村上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起“问诊把脉”。在村组干部及驻村法律顾问等人的明理释法、耐心疏导下,最终解开了李家兄弟的心结,避免了一场冲突。

  今年3月14日,县委书记王代强下沉到张八桥镇群众来访接待中心接访;7月12日,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海亮到县人民群众来访接待中心接待8批来访群众……

  我县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让县级领导干部下沉乡镇接待群众来访,实行县级领导干部联乡包村,并率先在全市实施了《县级领导干部下沉乡镇公开接待群众来访制度》,明确规定县级领导干部每月第一周的周二为下沉接访日。

  “我县通过县级领导联乡包村、下沉接访等工作机制落实,让群众与领导见得上面、说得上话,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避免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刘海亮说。

  信访的难题需齐抓并管:多部门联动 解决信访难题

  一名信访群众原来在我县某部门工作,因为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经过多次调岗后仍不能适应新岗位而被辞退。自去年10月份以来,他先后多次向上级信访部门反映,要求落实工作手续问题。

  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接到该信访问题后,启动“+N”职能部门责任链,多次组织人社、组织、编制等多部门召开分析研判会议,共同商定落实信访人反映的情况,最终化解这起多年的积案。

  信访工作不是信访局一家的事情。我县坚持将经济社会发展与信访工作责任同步压实,对信访事项实行责任部门和属地“双交办”,集中分析研判问题症结,制定化解思路,多部门协同配合,做到专业力量随着问题走、督导化解信访问题“手把手”。

  “疑难杂症”需综合“诊治”。针对群众反映的一些疑难、复杂问题,由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召集信访、公安、司法、法院、检察院、纪检监察等机关单位人员,共同研判会诊,制定解决办法。

  “我们要把‘党委想什么,人民盼什么,社会要什么,我们干什么’作为谋划推进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切实扛起‘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把维护群众合理诉求放在最高位置。”县委书记王代强说。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我县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在今年上半年的营商环境评价中,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营商环境建设先进县级单位”。

  持续稳定的环境也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今年1月至7月,我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固定资产增长9.8%,增速居全市第一;工业投资增长165.6%,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93.67元,增长7.1%,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任胜利 张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