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文艺·副刊总第4444期 >2023-11-13编印

净肠河,宛如岁月一支歌
刊发日期:2023-11-13 作者:  语音阅读:

  巍巍伏牛山,滔滔净肠河。

  净肠河,古称桓水,亦称柏水。发源于观音堂金庄村王家自然村东北隅的石堰下,堰底有多处泉水涌出,甘甜清爽,清澈见底,蔚为壮观。紧靠潭水南侧有眼古井,潭水和古井千百年来从未干涸,这潭清泉惠及了周边百姓。此水蜿蜒向东南流去,至胡沟村东南汇入上李庄水库,再东流至县城西北隅与绕城西来的玉带河交汇,沿北城墙下缓流向东,出县城东南转向东北注入石河,一路蜿蜒,最后水至石桥镇吕寨村东北汇入北汝河。

  净肠河的名称从光武帝刘秀时开始兴起,此河何时何故称净肠河呢?在现宝丰二高附近发现的一立于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的竖碑云:“汉胶东侯净肠河。”相传,在1900多年以前,东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后,更始帝刘玄不服,命其郾王尹尊据地对抗。刘秀坐卧不安,若不及时除掉这个钉子,未统大业,将国无宁日。一日,刘秀招来各路文臣武将商议军机对策,计划与郾王开战。诸将素知郾王最强,不好对付,沉默许久,无人敢领兵作战。刘秀非常生气,把讨郾王的檄文往地上一摔,说:“谁去平郾!”这时执金吾贾复,主动站出来请求领兵出征,刘秀转怒为喜,高兴地说:“执金吾平郾,我复何忧?”于是,贾复领旨而去,第二天就点兵起程南下,夜宿晓行,不几日来到颍川郡的父城县境,择地安营扎寨,尔后筑土城,(后人称为贾复城)以备战用,据说这就是宝丰城的起源。

  不久,郾王得到了消息,他就命令手下大将王陵前去挑战。一日,双方在城东北一座山岭(现称交马岭)上相遇,王陵与贾复交马相战。贾复十分骁勇,王陵枪法不凡,两将你来我往,从早晨战到过午,从岭上杀到河边,不分胜负,但已是人困马乏,贾复一招不慎被王陵一枪戳破肚皮,肠子流了出来。王陵见状,以为贾复必死无疑,就勒马北去寻地休息。贾复一阵昏迷后,重新振奋精神,忍痛来到河边,把肠子在河中清洗干净后重新装进肚子。此时恰巧遇到一妇女在河边浣衣,妇女掏出针线为贾复缝住了肚皮。贾复重又勒紧战袍,骑上战马,寻找王陵再战。在城北一土岭边见王陵正在休息,贾复策马而至,手起刀落,将王陵劈为两段。贾复败而复胜高兴回城,正走间见一老妇,贾复不由自主地问道:“人肚破后还能活吗?”答:“不能活了。”贾复没走几步便栽下马来,命丧身亡。

  光武帝刘秀得知后,亲自到此吊孝,并在城西北隅建祠供奉,俗称贾复庙,在城西南隅堆贾复衣冠冢。百姓为纪念贾复将此河段称为净肠河。

  《后汉书·贾复传》并没有前边贾复河水洗肠的记载。但贾复英勇冠于当时却是《后汉书·贾复传》记载的要点。贾复在河北真定大战五校赤眉时,受伤很重,几乎死掉,光武帝刘秀甚至说:“我听说(贾复的)老婆怀孕了,如果生女孩,我儿子娶她,如果生男孩,我女儿嫁给他。坚决不让(贾复)忧虑妻子儿女。”

  近年来,净肠河几经改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仿佛一位服饰华丽的少女,变换着衣装,展露着万千风情。宽阔的大桥横跨两岸,雕栏玉砌,桥上人流如织,络绎不绝,河道变宽了,清澈荡漾、碧波涟漪,两岸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亭台楼阁掩映在树林花丛之中。炎热之夏,黄昏之时,人们三五成群,携子带女,来到恬静河畔游玩。柔软翠绿的小草、婀娜多姿的柳树、反射着七彩霓虹波光粼粼的河水,沉浸在醉人的景色里。

  河水年复一年、夜以继日地流淌着,孕育和滋养了勤劳的宝丰人民。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这条河,才有了生活在此世代居住的宝丰人。真可谓:一条河流养育一方人! ( 作者:张军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