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文艺·副刊总第4555期 >2024-05-07编印

紫砂含韵情悠悠
刊发日期:2024-05-07 作者:  语音阅读:

4版5-7-03.jpg

暮春四月,县作协组织市、县文友进行乡村振兴采风活动,行程表中“紫砂制品产业园”几个字陡然撩拨到我的神经,一时间,我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最初和紫砂壶结缘是1987年,那时我正上初中,父亲带回一把紫砂壶,壶看上去通身褐红色,肚大口小,矮矮壮壮,有些滑稽丑陋。父亲看出了我的不屑,笑着说:“这可是咱宝丰出产的紫砂壶,你可千万不要小瞧,它虽其貌不扬,却是喝茶的宝贝哩!用它泡茶喝,茶香浓郁,茶叶放在里面,隔夜都不会馊呢!”我有些疑惑的“哦”了一声。从那时起,这把紫砂壶像一位忠实的朋友,一直默默陪伴着我们全家,每次放学或从地里劳作到家,我总会泡上一壶茶,那种浓香醇,沁人心脾,让人全身通透,倦意全消。

后来,我知道了紫砂壶是家乡宝丰的特产,享有“南有宜兴,北有宝丰”的美誉。宝丰有好几家紫砂工艺厂呢!

一叶融春秋,一壶蕴乾坤。特别是参加工作后,我了解到,紫砂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从古人的诗句中就可以看出紫砂壶有着多么大的魅力!我与紫砂结下了不解之缘,常以家乡的紫砂特产为傲,向外地同学炫耀、推介,颇为得意。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家乡的紫砂工艺厂纷纷停产,这项技术也一度断代、失传、没落。多少次,我为此曾黯然神伤,在叹息中盼望家乡的紫砂文化能再现辉煌,再续我三十多年前的紫砂之缘。如今,要去新成立的紫砂制作产业园参观,让我怎能不欣喜若狂呢?

从县城出发,一路向西,不到半个小时,我和二十多名文友,已站在前营乡岳坟沟村的外方山上,放眼四望,莺飞蝶舞,满目芳菲,宝丰县紫砂陶制作技艺传承所就建在这个山坡上,这是一个用青石筑成的四合院,名曰“紫瓯精舍”,它远离尘世的喧嚣,像世外桃源一般,让人沉静如水。

带我们参观的向导、岳坟沟村党支部书记张红杰兴致勃勃地介绍:“岳坟沟村几道岭都是优质的紫砂陶土,可谓得天独厚,自己对紫砂更是情有独钟。为重振紫砂工艺,促进乡村振兴,村里诚邀企业家回乡创业,又从宜兴请来陶瓷艺术大师黄飞平主导技艺,多次举办紫砂制作培训班,大力培育紫砂人才。由乡村振兴局衔接资金兴建的烧制车间也正在焊制窑炉,县里已投资100万元建设了紫砂厂房,准备再投资200万元建设紫砂产业园,相信宝丰紫砂工艺产业定能重振雄风!”这个敦厚的中年汉子的一番慷慨陈词,让大家的情绪也不由得激昂起来。

“这位就是黄老师!”顺着张书记的手,大家才察觉到黄大师不知啥时候已站在一旁。他个头不算高,有些瘦弱,头发少许凌乱了一些,他腼腆的朝大家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张书记又介绍说:“黄老师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市的一个制陶世家,年仅16岁就在老家随母亲学习紫砂壶制作,熟练掌握了紫砂制作技艺。他的紫砂陶作品多次获国内外大奖。2021年,他到宝丰考察紫砂原料,岳坟沟村丰富优质的紫砂原料深深地吸引了他。特别是村里重振紫砂的执着和对人才的渴求更让他感动,决定留下来,将紫砂釉陶烧制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到这里。后来,他干脆在岳坟沟村安家落户,成为咱村第一个外来落户的高级人才。”更多了解黄飞平后,我霎时肃然起敬了。

众文友有序迈上高高的台阶,走进“紫瓯精舍”,绕过假山绿树,进入展示间,但见展示柜台上,各种紫砂壶、紫砂杯琳琅满目,各类紫砂陶作品让人目不暇接,工艺精湛,风格各异,或敦厚端庄,或古朴典雅,或质朴生动。黄飞平大师向众文友讲解起宝丰紫砂文化和紫砂壶的各种器型来。“紫砂壶是用紫砂矿手工制作的,工艺复杂,技术要求很高。需要经过制坯、成型、装饰、烧制、打磨等工艺流程。”“特别是手工成型过程,关键在于壶坯表面的精加工工艺,就是用明针、竹范等专用工具,对壶坯表面进行精细的刮平,精确的修整,使壶体器型结构更加严谨,轮廓线条更加明显。”每个环节均要精益求精,来不得半点的急躁和马虎,纯手工制作一个紫砂壶通常需要十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黄大师一番话顿时引得众文友瞠目结舌!

一番讲解后,黄大师带着我们来到他工作台前,他坐下拿起一个紫砂壶的半成品,左手小心地轻握壶底,右手拿起一个小锉刀对着壶把小心翼翼地轻挫几下,又用纱布细细研磨起来,心无旁骛,一时间仿佛竟忘却了我们的存在,他那专注的神情,让我们拘谨起来,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从紫砂陶制作技艺传承所出来,行走在岳坟沟郝庄自然村石板路上,这个古老村落里,石头房、四合院随处可见,村庄道路旁保留有石磨盘、石磙,大风车、小桥流水,古色古香,满目美景。古老的皂荚,叶子也在春风里摇曳,槐花开得正盛,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素雅的清香。众文友三三两两,嬉笑欢闹、拍照留念,但我的思绪仍在“紫瓯精舍”里,与台上厚重的一排排紫砂壶默默对话;在黄飞平身旁感受大师工作忘我的境界;倾听着张书记振奋人心的话语。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是呀,有县政府大力支持,有黄飞平大师对紫砂的一腔痴情,有像张红杰书记这样投身振兴紫砂工艺事业的有志之士,不久的将来,在家乡宝丰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县,厚重的紫砂文化必定重新演绎出绚丽多彩的篇章!(作者:裴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