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要闻版总第4730期 >2025-02-13编印

刘兰芳:希望马街成为全国说书艺人的“批发部”
刊发日期:2025-02-13 作者:  语音阅读:

  “宝丰是个好地方,马街书会笑声扬。我来赶会给您拜年,祝您蛇年福寿绵长。过年好!”2月10日,在2025马街书会会场刘兰芳艺术馆门前广场,81岁高龄的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神采奕奕,一段朗朗上口的开场段子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当天,在刘兰芳、王印权师徒曲艺专场展演演出开始前,刘兰芳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深情回顾了与马街书会的深厚渊源,并分享了对书会未来发展的期许与建议。

  谈到与马街书会的深厚渊源,刘兰芳表示,她已经参加了23次马街书会,最早来到马街时,应河畔还有坟丘和卖棺材板的摊贩,旁边挖坑生火煮着羊肉汤,书会的规模与氛围与现在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她回忆道:“那时候还有对台戏唱豫剧包公,场面虽然简陋,但充满了民间艺术的质朴与活力。”

  刘兰芳感慨,马街书会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常态化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游客和村民们人潮如涌,周边的商业街也逐渐繁荣起来,真正实现了“文艺搭台,经济唱戏”的目标。

  刘兰芳对今年马街书会的盛况赞不绝口:“过去只有两台对台戏,今年增加到三台同时上演,场面非常壮观,演员们特别卖力气,观众们也热情高涨。”

  刘兰芳认为,蛇行千里,不忘初心,马街书会不仅是曲艺展示的平台,更是曲艺传承的重要阵地。今年她还收了马街本地的学生为徒,“培养一支本地文艺工作者队伍,是马街书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此,她建议马街书会可以借鉴河北沧州等地说书艺术的发祥地经验,将马街打造成全国说书艺术的“批发部”,培养更多本土说书人,并将他们推向全国。

  在谈到对马街书会未来期许时,刘兰芳表示,虽然现在的形势越来越好,但也需要思考和调整,“就像果树一样,分大年小年,今年的繁荣不代表明年可以简单复制。我们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书会的质量和影响力。”

  刘兰芳希望马街书会能够继续发扬传统、勇于创新,成为全国曲艺文化的标杆。她建议,未来的马街书会不仅要注重规模和形式,更要注重内容的深度和人才的培养。曲艺行业可以成为年轻人就业的新方向。“曲艺行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可以通过马街书会这个平台,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曲艺行业,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也为曲艺的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黄亚芳 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