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特 刊总第4776期 >2025-04-23编印

墨香萦绕间
刊发日期:2025-04-23 作者:  语音阅读:

  童年时,物质匮乏,娱乐稀缺,读书成了我珍贵的精神寄托。家中那本不知从哪儿来的破旧的《安徒生童话》,书页泛黄脆弱,却是我的珍宝。在昏暗灯光下,我沉浸其中,随丑小鸭蜕变,伴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受微光温暖。这些故事,为我单调的童年注入希望与幻想。

  步入中学时代,校园里掀起了一阵文学热潮。琼瑶的言情小说风靡一时,同学们之间相互传阅,沉浸在那浪漫曲折的爱情故事里。而我,却被鲁迅的作品深深吸引。初次翻开《朝花夕拾》,那质朴而深刻的文字,如同一把锐利的手术刀,剖析着社会的种种弊病,又似一股清泉,缓缓流淌出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与眷恋。《故乡》中闰土的形象,从活泼勇敢的少年变成麻木迟钝的中年,那一声“老爷”,喊出了多少生活的无奈与悲哀,让我对社会阶层的差异有了懵懂的认知。鲁迅的文字,在那个青涩的年纪,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现实世界的大门,让我开始思考人生、社会,不再仅仅局限于校园的小天地。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心中渐渐涌起一股创作的冲动。我渴望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最初,我尝试写一些简单的记叙文,记录校园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可写出的文字总是平淡无奇,如同白开水一般。偶然间读到沈从文的《边城》,那优美如诗的文字,细腻描绘的湘西小镇风土人情,让我惊叹不已。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独特的韵味,构建出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世界。从那以后,我开始仔细研究各种写作手法,学习如何描写景物来烘托气氛,怎样塑造人物形象使其鲜活生动。我不断地阅读优秀作品,汲取其中的精华,再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渐渐地,我的文字有了进步,开始在学校的作文比赛中获奖,这更加激发了我读书和写作的热情。

  墨香萦绕间,时光悄然流逝,却也为我绘就了一幅幅绚丽的锦章。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从《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展现封建社会的复杂万象,到莎士比亚的戏剧,演绎人性的善恶美丑;从唐诗宋词的优美韵律,感受古人的才情与情思,到现代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都成为我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图书馆成了我最常光顾的地方,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知识的宝藏,我在其间穿梭,如同一只勤劳的蜜蜂,采集着每一朵花的花蜜。家中的书房,虽不大,却堆满了我心爱的书籍,那是我的心灵栖息地,每当我疲惫或迷茫时,走进书房,翻开一本书,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后来,凭借着多年读书积累的深厚底蕴和写作练就的表达能力,我幸运地踏上了教师岗位。在课堂上,我能将书中那些精彩的故事、深刻的哲理信手拈来,化作生动有趣的讲解,点燃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之火。当讲解古诗词时,我能凭借平日对诗词的研读,带领学生领略古人的智慧与情感,体会诗词中的韵律之美;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我结合从众多优秀作品中学到的写作技巧,耐心地引导他们如何构思文章、雕琢词句,帮助他们在写作之路上不断进步。与学生们交流时,我从书中汲取的多元观点,也让我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想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读书,不仅充实了我自己,更让我有能力为学生们打开知识的大门,引领他们在书海遨游,探索未知的世界。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常常被各种琐事缠身,忘记了阅读的美好。但对我来说,墨香萦绕的时光,是生活中最珍贵的礼物。它让我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用知识和文字为自己的人生绘制出一幅幅精彩的画卷。我相信,只要保持这份对读书的热爱,未来的时光,必将继续在墨香的陪伴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王婉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