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逐渐开启,学校的新生军训又成为热点话题,青年学生们列队站在烈日下,汗珠顺额角滚落砸进尘土里。作为教育者,应该思考军训的本质意义,如果只把军训视为“踢正步、叠方被、练服从”,便窄化了它应有的生命气象,使其价值大打折扣。
军训真正的深意,是给青春一场庄重的身体启蒙——当酸痛从脚底窜至腰背,咬牙挺直的瞬间,少年首次听见意志与惰性的对话;当个人呼号融入百人声浪,个体如溪流汇入江海,在共振中初尝超越自我的颤栗;当疲惫到骨髓仍迈出下一步,那滴坠落的汗便不再是苦楚的泪,而是亲手为成长加冕的星章。
军训,是一场重要的精神洗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军训的意义不止于让学生们感受军队氛围,更是在于体会军人般坚韧不拔的意志,提升吃苦耐劳的品质。通过军训,我们磨砺坚韧不拔的品格、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和强健的体魄。正所谓“古之立大事者,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在军训中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坚持、一次次苦尽甘来,在之后的困难面前,我们也将更有力量和信心。
有时看到一些异化的场景,比如教官的威严只剩呵斥,比如评论指尖距裤缝几厘米的计较,这时候,军训便从淬炼降格为磨损。真正值得珍视的,从来不是汇演时雷动的掌声,而是少年望着自己磨破的掌心,眼中闪过的惊觉——原来这副惯于蜷缩打游戏的身躯,竟藏着一座能劈开风浪的山。
这份惊觉,才是军训赠予青春的密钥:它打开的不是服从的锁链,而是生命的韧性、集体的庄严,以及灵魂深处对“我能成为谁”的最初叩问。脱下军训服时,给学生留下的是自信、是勇气、是不服输的决心,军训才真正有了它的意义。
高一学生家长的心思我是知道的,有的早就渴望孩子接受汗水浸泡,接受阳光洗礼,接受教官命令,接受站立的军姿,接受领导的检阅……总比他在家玩手机气你强,送去的时候表面上嘘寒问暖,内心窃喜,终于上套了,有人能管了你,也就是说,在家,你可以不听话,在外,呵呵,你将不得不听话。
新同学的笑闹,新校园的花草,新老师的关怀,绿绿的草坪,鲜艳的百日红,一切都是新的。高一是你奠定人生的关键阶段,这里也包含着全家的希冀,初中三年,乃至小学六年,家长无时无刻不在心心念念,小学如果不狠心,初中如果不恒心,你不会是今天的模样,也不会有心仪的高中上。军训就是开学第一课,大家一定要端正态度,认真训练,你付出多少,终将收获多少,既不能放大,也不会缩小。教官训练时严厉,休息时换了一副面孔,有柔情说教,有家长里短,孩子们突然懂了,这哪里是站姿,这是坚持啊!这哪里是队列,这是韧性啊!军训不是要把我们变得千篇一律,而是要我们在新环境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看清身边的人;军训不是抹平我们青春的棱角,而是教会我们带着这份棱角在新集体里找到共存。
生命之河,浩浩荡荡,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我们接受洗礼,看到希望,如同金色的秋天,总要经过几场风雨,才能把银杏叶催黄,我们军训的每一滴汗水,终将凝聚青春力量。 (张君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