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健康·生活总第4873期 >2025-09-24编印

添衣保暖莫心急 健健康康玩“秋冻”
刊发日期:2025-09-24 作者:  语音阅读:

  连续几场秋雨冲刷后,河南信阳终于彻底告别闷热的天气,迎来凉爽的秋天。早晚温差加大,街上行人纷纷添衣保暖。不过,老人们常说的“春捂秋冻”有其智慧所在,适当“冻一冻”对健康其实大有裨益。

  “秋冻”并非真的挨冻,而是指秋季天气转凉时,不要过早过多地添加衣物,让身体逐渐适应气温的变化。中医养生专家认为,适当的凉爽刺激能够锻炼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增强皮肤黏膜对寒冷的耐受力。当冷空气刺激人体时,大脑会发出调节指令,促使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增加,从而增强人体的御寒能力。

  科学“秋冻”可以带来的好处不少:能够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为应对严寒冬季做好准备;凉爽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相对旺盛,有助于能量消耗;避免穿得过多导致出汗后受凉感冒;有助于保持身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敏感度,维持体温调节功能的灵活性。

  当然,“秋冻”也有其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体质健康的成年人和青少年适合“秋冻”,而老年人、婴幼儿、孕妇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关节炎等慢性病的人群则不宜“秋冻”,需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衣保暖。

  实施“秋冻”时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头部、颈部、腹部、脚部等关键部位需要保暖,不宜受凉;二是日间气温较高时可适当少穿,早晚气温较低时则需添加衣物;三是遇到气温骤降或大风降雨天气,应及时增加衣物,不可一味追求“冻”;四是根据自身感受调整,若感觉寒冷就应添衣,不可强撑。

  值得一提的是,开展户外活动是实践“秋冻”的好方法。晨跑、散步、太极拳等适度运动,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让身体在运动中自然产热,逐步适应秋季气温变化。“秋冻”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但需要科学实践。我市近期气温逐渐走低,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延缓添衣速度,让身体循序渐进地适应季节转换,健康度过金秋时节。    来源:信阳晚报